新業新學堂-新加坡綠建築參訪『飯店篇』

Feb 10,2018

公司訊息

| 回新知新訊
 
飯店,不僅提供旅人在異地的暫歇之處,
也是接觸當地文化特色的間接方式。
從白天到黑夜,晨光夕陽不同光源與陰影的游移,壁面的肌理屬性...
作為旅程的配角之一,飯店「建築」有權且理當陪伴旅人,使其旅程體驗更完整。
 
原來建築能為「飯店」這個旅遊中繼站,找到建築新定位,
在新加坡這個熱帶國家,建築哲學並不屈就集約式的傳統法則,
而是以綠建築概念,對外與都市天際線相容,對內則另創有機生態面貌。
讓我們分享以下三個經典飯店案例。
Oasia Hotel Downtown(Oasia酒店)
作為商務區的核心地,擁有獨特塔樓外觀的Oasia酒店並不依循傳統密集的土地利用,而是進一步擴展,儼然是新加坡核心圈新樹立的典範。「建築是身體的放大,所居之所如實反映了你想過的生活」,飯店也是旅遊所到之處的反射,Oasia酒店深諳此道,於是從內部設計開始,充滿生機與變化,內切的結構設計,使摩天大樓含藏專屬風景,並不一定非得推開窗,身處其中就能看見建築量體的景致。
 
通透的室內空間,讓光影、熱帶植物都能自在呼吸,綠色容積率甚至高達1100%,讓建築形成一座生態圈,各自發揮「辦公」、「娛樂」與「會所」等三種各自獨立的功能,舒適且自由。
 
PARKROYAL SINGAPORE(新加坡皮克林賓樂雅酒店)
從5層樓高的平台矗立起,這棟12層樓高的酒店能透過茂盛植栽的輪廓,看見遠方芳林公園(Hong Lim Park)的若隱若現,房間採用低輻射玻璃,將炎熱空氣隔絕在外,為旅人留下建築量體本身的舒爽陰涼。
漫步其中,可見戶外廣場及花園的流線型設計,自然地蔓延到室內,帶來風與光元素,也巧妙隱藏了上層停車場的樓地板,與空間融為一體而不突兀,PARKROYAL SINGAPORE誘人且優雅的旅遊中繼站,僅為了旅居一途,而幾乎將整個城市的魅力與延展性集結於此。
 
Marina Bay Sands Hotel(濱海灣金沙酒店)
新業同仁身後這棟具未來性指標的複合式建築,設計師Moshe Sadie靈感汲取自撲克牌,層層疊砌出55層高的塔樓,3座塔身看似傾斜,其實筆直,在塔頂結合為一座空中花園,就如同一座懸臂一樣,離地二百米、佔地1.2公頃,
旅人在此能享受的是360度壯麗無礙的城市背景,取之不盡的視野,涵藏了這座城市的丁點變化。